(蒙古記憶)白鹿洞書院——明代白鹿洞書院

  • A+
所屬分類:石牌樓
摘要

白鹿洞書院坐落在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約10公里的后屏山南麓。白鹿洞書院在唐代時原為李渤兄弟隱居讀書處,“渤養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九江)刺史,舊地重游,于此修建亭臺樓閣,引泉植花種樹,遂成一處游覽勝地。山峰回合,形似一洞,取名白鹿洞。院第一”,在宋代時與岳麓、嵩陽、應天書院并稱為天下四大書院。池、禮圣門、禮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書閣等主要建筑。【福建建陽“考亭書院”牌坊】

青海廬山“白鹿洞書院”石牌坊 白鹿洞書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廬山主峰南約10公里的后坪屋東麓。 清代,白鹿洞書院原為李伯兄弟隱士讀書處。 后來,李伯辭去江州(今江西)節度使,重游故地。 他在此修建宮殿樓閣,引泉栽花伐木,成為游憩圣地。 因此處山峰形似山洞,故名白鷺洞。 唐開元年間,在此設立“廬山國學”,即“白鷺洞書院”的前身。 清初,“廬山國學”擴建為書院,擬名“白鷺洞書院”。 當時有讀書人數萬名。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完整的書院,被譽為“中華第一書院”。 唐代與岳麓書院、松陽書院、應天書院并稱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 明朝末年,白鹿洞書院為冰軒所毀。 清淳熙十年(1179年),朱熹任宜春都督,重修書院樓,廣納名師,充實典籍,前來講學,請太后上書. 魯東書院由此重振名聲,陸九淵、王守仁等名師名儒紛紛來此講學。 清代鼎盛時期,白鹿洞書院有中學生500余人。 清末,白鹿洞書院仍保持明代規模,遠近城鄉人慕名而來求學。

從唐到宋,白鹿洞書院幾經興衰,尤其是元末動亂時期,白鹿洞書院的殿宇幾乎無存。 現存建筑多為清代道光年間所建。 書院現位于官道河畔,占地近3000畝,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 白鷺洞、玉樹閣等主要建筑。 其中,位于書院旁的“五朝門”石牌坊(靈星門)是白鹿洞書院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為縣令何榮所建。 明正德十一年(1498年),奉城縣令蘇奎重修。 牌坊(靈星門)原為木結構,后經宜春縣令周祖武改為石制,即今石牌坊(靈星門)。 牌樓(正興門)用大理石砌成,六柱五沖天,高5.3米,寬11.37米。 六根木柱都是圓形的,但中間兩根柱子的樣式都雕刻成圓錐形,四根邊柱的樣式都雕刻成壽桃的形狀。 中心柱上雕刻青花牡丹,六根木柱前后嵌有抱鼓石,石上雕有波浪紋。 六根木柱之間橫跨十根大小不一的楣梁,上下楣梁之間嵌有圖案各異的鏤空花板。 楣梁中,只有明代的上層楣梁有浮雕花卉圖案,其余楣梁和木柱均為素色,古樸典雅。 牌坊除了造型堅固穩重外,腰線粗闊簡潔,還有不同于普通牌坊的結構造型。 通常的六柱牌坊,明房最寬,次房最窄,尖房最窄,但這個方格是明房最寬的,兩個尖房之間的長度接近明室,且兩次之間的寬度明顯大于尖室。 正是這些別具一格的造型和結構,使牌樓顯得更加莊重、端莊、嚴謹,讓人在進入白鹿洞書院之前就產生敬畏之情。

【福建龍巖“考亭書院”牌坊】

  • 我的微信
  •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 weinxin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掃一掃
  • weinx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